打架魚 Get link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- January 21, 2016 打架魚 作者:瞬輝 創作於:1993年11月16號 要是還活着 應該像我一樣大 應該成熟了吧 小時候抓的打架魚 赤腳 走在鋪滿鵝卵石的河底 傾聽 枝頭的鳥兒高歌 期待 打架魚的出現 可惜 我的打架魚已經不見了 我的打架魚已經死去了 現在看來,其實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。 ---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記得按下面這個按鈕。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看。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值得賞我一顆糖果,記得按一按廣告。 Get link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Comments
有價無市?有市無價? - April 07, 2015 看了以下一篇文章,原本想寫一篇文章批評,誰知道在網絡搜索了一整子,卻發現原來很多人都沒有好好去學習和分析,以訛傳訛,最後導致兩句相對的成語,變成了陌路人。 至於其他人怎樣詮釋這兩句成語,你們自己Google以下就知道了,我在這只說重點。網絡流行的解釋不符合邏輯。 在這兩句成語中,“價”和“市”應該是指同樣的東西。可是有些解釋把“有價無市”的“價”,解釋為高價,而“市”解釋為供應,於是有人就說:“有價無市就是說有人願意出高價,卻沒有供應。”如果按照這個邏輯,“有市無價”就等於有供應,卻無高價。如果是這樣解釋的話,就不符合經濟學的原理。東西的價格提高,是因為需求高過供應,或者供應低過需求。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看,貨物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,價格是不應該上揚的。(獨特的馬來西亞經常會有發生奇蹟,我們當作特別例子看待)解釋不合理 有人解釋說:有市無價,指的是這樣東西很好,大家都想買,但是並沒有人要賣。他舉的例子是:一個地方的二手屋很好大家都想買,可是住在那的人都不想賣。你有見過搶手的貨物,沒有供應的嗎? 2012年9月,侯志強(上水鄉委會主席,北區區議員)曾說過一句話:“你畀夠錢我,祠堂都可以畀咗你。”身為華人,我們都知道祠堂的崇高地位,他卻說只要價錢對,他不介意賣給你。 所以你會認為很多人搶著購買的東西,會完全沒有人願意賣? ※ 我認為“有價無市”和“有市無價”這兩句成語,應該這樣詮釋。 由於這兩句成語是相對的,所以在這兩句成語中的“價”應該是價錢,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價值。而“市”應該是指市場,也是需求。 “有價無市”就可以解釋為價錢(價值)很高,卻沒有市場(需求)。在我們生活中,很多這類的例子。在市中心的產業,通常就是有價無市。產業的標價很高(價值也因為地理環境和交通方便相對提高),但是有能力、有意願買的人少之又少。奢侈品、著名藝術家的作品等等也是這樣,它們的價格高昂,市場所需與一般的日常用品比較起來,相對來的低。 而“有市無價”而意思就是,有很多需求,價格卻不高,在人們眼中的價值也不高。基本上,紅海裡的商品,或者日常用品都是有市無價的商品。地球上的所有人類,幾乎都會用到牙膏、牙刷、肥皂等等,但是它們的價格卻遠遠低於經常收在櫥櫃的名牌包包。在人類的世界裡,有一個更荒謬的情況。人類的生活不能缺少水,但是清水的售價卻遠遠低於汽車喝的汽油。 ※ 我很少寫這類型的文章,因為文學不是… Read more
賤物鬥窮人 - March 19, 2014 咩係賤物鬥窮人? 那天我聽香港電台,聽到這句話,似懂非懂,於是就在網上找一找這句話的意思。 於是我找到兩個解釋。 第一個解釋是:雖然貨物的價格已經很低賤了,可是窮人依然買不起。 第二個解釋是:賤物不是指低賤的東西,而是指賤價、削價的貨品,窮人是指消費不起奢侈品的普羅大眾。 “賤物鬥窮人”可指面對著便宜貨,忍不住誘惑不假思索地購買,有時候得物無所用,但見錢包乾癟,最終在貨物削價和金錢的不理性消費中,都沒有贏家,實則為“阿蘭嫁阿瑞,大家都累”。 我想兩個解釋都對吧。 我記得曾寫過一篇名為『貴還是便宜,你能分清楚嗎?』 的文章,裡頭就提到跟第二個解釋相關的論點。很多人以為價錢低就是便宜,價錢高就是貴。其實物品不只是要考量價格的貴和便宜,還要考慮是否值得,自己是否負擔的起。 我就不在這裡再次寫一篇我的論點,有興趣的朋友,請到文末的網址一趟。不過,我要舉一個例子。 我知道很多人都在等房屋價格泡沫破滅,他們以為房屋價格泡沫破滅,他們就會有機會買屋子。首先我不認為現在的房屋價格已經泡沫化,不過為了繼續我的故事,我們就假設房屋價格已經泡沫化了,然後今天就破滅了。你以為會出現所有人湧向發展商或者房產代理購買屋子的現象嗎? 不會的,人們只會盤算日子有多難過,擔心自己因為經濟差而被公司裁員。試想一想在這種情況下,還會多少人有購屋的意願?他們寧願把手上的現金放進銀行,也不會想要趁低吸納一間屋子。這些都是理財專家教的啊,要有最少六個月的儲備,以防萬一。所以在這種經濟寒冬,如果手上有現金當然就是存進銀行。 這就是賤物鬥窮人,房屋價格雖然跌了,可惜敢在這種經濟狀況買屋子的人卻少之又少。反之在這種亂世下,就是富人掏空窮人腰包的好時機。 不要說我空口說白話,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文章。 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2/0216/14/858451_187084113.shtml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於2007年,這篇文章寫於2012年。“美國的佛羅里達、內華達等州,自從金融危機後房價下降非常厲害,這3年多時間,幾乎跌了50%,到此抄底的中國買家絡繹不絕。” 三年多跌了50%,為何還要湧去買房子?“ 1月21日,金一凡帶領的華人購房團抵達美國佛羅里達州,由來自上海、成都、西安、鄭州等地的13位中國買家組成的這個購房團,規模並不算大,但他們抵達後的第二天,就在邁阿密一個新開發… Read more
別讓匯率騙了你。 - November 14, 2014 父親:“為甚麼每一次都是我幫妳兌換外國貨幣?是不是因為妳知道我會為了整數而補貼餘額?” 女兒:“不是啦,是因為你知道哪裡最便宜,而且我看不明白那個匯率表。” 其實是父親擔心女兒帶著那麼多錢在外,也心疼她為了便宜的匯率而四處奔波,所以才每次爭著要幫女兒兌換貨幣。 ※ 錢幣兌換商的那個匯率表應該怎樣理解? 如果在國內,在匯率表上是看不到馬幣的匯率,原因是交易單位就是馬幣。 就以以上這個兌換率作為例子(最近在兌換日圓)。 在匯率表上,我們通常會看到We Buy和We Sell兩個欄,那我們要換外國貨幣的時候,應該看哪一個呢? 由於我們要兌換的是外國貨幣,所以我們應該看We Sell那一欄。有人就會問:“我們要兌換外國貨幣,不是應該看We Buy那一欄嗎?我們不是要買嗎?” 這裡的We Buy和We Sell的We是指貨幣兌換商本身。所以如果我們需要兌換日圓,他們就是賣(Sell)日圓給我們,所以匯率是根據We Sell那一欄。 那We Buy那一欄有甚麽用?通常那是給遊客的匯率。舉個一個例子,日本來的遊客,他們身上只有日圓,而在馬來西亞我們普遍上用馬幣交易,所以他們需要兌換馬幣。這個時候,貨幣兌換商就是購買遊客手中的日圓,這個時候他們的匯率就是參考We Buy那一欄。 We Buy那一欄除了給遊客,我們從外國回來,身上剩餘的外國貨幣,如果近期內沒有打算再到該國旅行,也是可以根據We Buy的匯率,賣回給貨幣兌換商。 去到外國,帶去的外幣花光了,只有自己國家的貨幣,要怎麼辦呢? 不用慌,這時候只需要找一間貨幣兌換商,找自己國家的貨幣,然後參考We Buy那一欄,那就是我們的匯率。 以上圖為例子,我們馬幣一百塊就能夠換到新幣38.70。 現在大家知道該如何理解貨幣兌換商的匯率表了嗎? ※ 寫了大半天,我都還沒有寫到今天的主題。我覺得我很適合教書,因為我很囉嗦。不是不想直接切入主題,但是我覺得如果沒有把背景解釋清楚,直接跳進主題等同帶著大家直接跳入霧裡,最後只是搞到大家一頭霧水而已。 最近很多人都說日圓跌了,值得到日本旅行。 我們心中可能會有一個疑問:“日圓跌了,到底跌多少?跌幅有多大?” 要解答這個心中的問題不難,只要有Google就行了。只需要在谷歌鍵入自己的貨幣加上外國的貨幣,它就會給你答案。舉個例子:我要知道馬幣跟日圓的匯率,我就鍵入MYR TO YEN。 從谷歌的… Read more
Comments
Post a Comment
歡迎大家的留言。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記得按臉書按鈕,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看。